职场巴巴 >工作计划

《梅花》教案最新5篇

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能够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增强授课的信心,详实的教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框架,也为学生创造了明确的学习路径,职场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梅花》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梅花》教案最新5篇

《梅花》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过程方法:

1、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3、质疑问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2、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①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②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③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⑤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轻轻、慢慢”。(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5)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6)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7)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梅花》教案篇2

一、激情导入课文:

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激情导入)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摇曳生姿,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读悟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了第一句,知道梅花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开放的。那时候,盛开的花很少,人们觉得梅花特别漂亮。)

(生:我读到“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我好象看到整座山上都是梅花。梅花很多很多,美极了!)

2、指导交流、朗读第一句。

(生:我喜欢“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霞。”梅花多得挤在了一起。)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靠在一起,挤在一起,一定很热闹。)

(生:我好象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有鲜红鲜红的梅花,有雪白雪白的梅花,还有粉红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一片彩色的云。)

3、指导交流、朗读第二句

(生:我读到“晶莹透亮”,觉得梅花像玉那样透明的,闪着亮晶晶的光。)

(生:我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好象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生:我读了第三句,我闻到了梅花很淡的,令人舒服的香味。)

4、指导交流、朗读第三句

三、读悟第二段:

1、师:我太喜欢梅花山上的梅花了!如果我是南京人,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一到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梅花山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去看看吧。读读第二段,说说。

(生:我从“喜爱”这个词中知道人们喜爱梅花。)

(生:“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化的人流。”人多得像水流一样,还涌来涌去。梅花山真热闹,真美!)

(生:我还从这句话里知道,人们太喜欢梅花了,一有时间就去看梅花。)

(生:因为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书上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人们一定会一边看梅花,一边笑着赞美梅花。他们说“……”)

2、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师总结课文

析: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梅花》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小草、鲜花、、、、她给人们送来了欢乐。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她给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春到梅花山》

2、板书课题: 2 春到梅花山

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二、引导看图

1、出示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第一遍。

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第二遍。

要求: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3)读第三遍。

要求: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片片 报春 休息 晶莹 涌动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 巾 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3、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四、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板演:在正确的读音下面面上横线。

晶(jin ying) 莹(ying yin) 流(niu liu)

二、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内容。

(1)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花什么时候开放?

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④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报春的梅花?

(2)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第0个问题。

回答后齐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②、③两个问题。

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

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引导看图,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

②像蓝大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一朵一朵”。说明了什么?(数量多)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

梅花晶莹透亮说明什么?(颜色鲜)

④指导朗读。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用喜爱、赞赏的语气读)

(3)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相机理解有关问句并指导朗读。

①便可以换成什么词?(就)

②帮助学生理解人流、涌动。

③看图想象一拨一拨的人流涌到梅花山,他们会看到什么,

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帮助学生理解欢乐的海洋。

④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谈第

1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

⑤指导朗读。 (要用高昂的语气读)

三、指导背诵

1、问答或引背。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来。

寒气 开放 散发 人流

梅花 退尽 涌动 清香

3、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练习口头扩词。

片 流 休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来记。书写时,不 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笔顺是: 片,要居中写。

报: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笔顺是: 左窄右宽。

投:右上是变了形的几(无钩),右下是又,不是口。书写时左窄右宽。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 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 )( )

三点水( )( )( )

走之底( )( )( )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梅花》教案篇4

一、课型:阅读课

二、知识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四、创新运用:在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五、情感道德:

1、德育: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心育: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力及创新力。

3、美育:从外祖父如梅花一般的品质中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六、训练点

1、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

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3、在情语相融的交流中,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创新点

1、回顾全文,针对全文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及灵活性。

2、大量阅读课外资料,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重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九、教法

1、落实训练点1让学生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手、及、口并用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带有选择性的读文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质疑问难,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学法

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

读文—析句—悟情—运用

十一、媒体配备:录音机、投影仪

十二、设计目的:激发情趣导入,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9课《梅花魂》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的。

二、整体感知,情感渲染。

1、谁来说一说《梅花魂》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2、课文中又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呢?

3、这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就是在作者字字含情的叙述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文章中“忆往事”部分使得全文骨肉丰满,情真意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作者和外祖父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三、自读自悟,牵情入境

1、在这看似乎平常的小事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哪一部分使你深受感动,可以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悟。

2、学第13自然段

a这段文字以外祖父的话自成一段,同学们可以动笔在书中画画,看看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成几层?

b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分三层可以,分四层层次更清楚。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说说如果分四层,这四层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c从外祖父的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d傲立雪中的片片梅花清高、雅致正像旅居海外的祖父,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是那亘古不变的爱国情,这种真挚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在这部分内容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动情的语句来读,自己选一选,试着读一读。

e音乐怡情,配上音乐,感受这种意境,谁愿意大声地有感情朗读。

三、质疑探索、挖掘内涵

1、本文的作者正是在这看似乎平白的叙述中,流露出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一提。

质疑后学生答疑,师生共同探究。

2、教师设疑: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可不可以以文章重点段落所写内容“忆往事”为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疑

小结:

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侨居在海外的游子的缩影。此时此刻,海外游子的爱国心、爱国情已淋漓于纸面。可见以《梅花魂》为题是作者巧具匠心地安排,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四、拓展训练,强化效果

1、现在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文章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真是妙不可言。老师想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训练100篇》从训练15、33、92这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来读,看看这些文章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同学们也可以翻阅手中的其它资料,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体会文章这样写的好处。

一篇饱含深情、结构完整的文章,总是使人百看不厌,相信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好处的同学一定会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的。

《梅花》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掌握“寒”“挨”“欢”“息”的笔顺。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

3、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环节二的第2、3、4步,以及环节三来检测目标1。

2、通过环节二的第1(1)(2)步来检测目标2。

3、通过环节三、四来检测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一定会想:梅花山在哪里呢?春天来到了梅花山会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课件,简介梅花山

4、梅花山在南京,那么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

早春 退尽 寒气 满山 盛开 挨着 清香

休息 报春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相机纠正字音。

(2)重点指导“寒”“挨”“欢”“息”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写法,分别指生说笔顺,齐书空,老师范写,全班练写两遍。同时引导学生识记这四个字中的偏旁。

2、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词以及长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梅花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教师相机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三、品读赏析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花山在南京,那么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请自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1)出示第一句话

a、“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已经开放了。”你从这句知道了什么?(抓住“早春”“还……就……”体会梅花开得早)(抓住“满山”体会梅花开得多。)

板书:多

b、指导朗读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c、过渡:早春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2)课件出示第二句

a、“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你觉得这盛开的梅花怎么样?(板书:美)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抓住“彩云”“ 片片彩云”体会梅花的美。)为什么说片片彩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学生表演理解多而密,盛开)

b、过渡: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真美啊!

c、想看这如彩云般的梅花吗?(出示梅花课件)

d、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e、过渡:远看梅花像片片彩云,那近处的梅花又是怎样的呢?

(3)课课件出示第三句

a、“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指名读句子,从这句你知道了什么?(抓住“一朵一朵”体会多,抓住“淡淡的清香”体会散发的香气。) 板书:香

b、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晶莹透亮”,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你见过小露珠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的样子吗?(盛开的梅花,早晨未干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的透明光洁。)

c、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欣赏这晶莹透亮、散发清香的朵朵梅花吧!

d、课件出示梅花图,进一步引导理解“晶莹透亮”。

e、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了作者的描写,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由衷的喜欢上了梅花山,现在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赏花的人流中吧!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人们喜欢梅花山的梅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理解“报春”报告春天来到的信息。)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明了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是哪一句?

(2)结合现实生活的场景以及上学期学过的《赏菊》一课中的“人们一边走一边看,边走边看”理解“人流涌动”。

(3)课件出示人们赏花图进一步理解“人流涌动”

过渡:看,这就是涌动的人流,你看,大人、小孩、老人……都来看梅花,你猜他们会说什么?

(4)看花的人说着、笑着、唱着,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5)指导朗读

2、过渡:今天我们游览了南京梅花山,看到了如彩云般盛开的梅花,现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全文,细细品味梅花的美。

配乐全文朗读

四、总结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那里的一名小游客,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这如彩云般晶莹透亮的梅花呢?

2、课件出示句式

(1)、如果我是作家,我想把眼前的这一切写下来,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2)、 如果我是歌唱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3)、 如果我是摄影师,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4)、 如果我是画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5)、 如果我是……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虽然不是诗人,可老师想借用诗人的一首诗来赞美一下这不畏寒冷的梅花。

课件出示 :王安石的《梅花》师范读生跟读,最后齐读。

五、作业

1、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

2、向爸妈说说自己心中的梅花。

3、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美 喜爱

欢乐的海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班会课安全教育教案最新5篇

小班语言画教案最新5篇

水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

情绪管理教案最新5篇

数学关于水的教案最新5篇

撇的写字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关于纸教案最新5篇

拎小猪教案最新5篇

分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

手的创意画教案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72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