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巴巴 >工作计划

绘画班教学计划8篇

制定教学计划,可以促使接下来的教学顺利开展,写好一份教学计划,对我们的教学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绘画班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绘画班教学计划8篇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1

我班幼儿经过一年的绘画学习,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象力、创造力也有所发展,但也有部份幼儿仍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本学期继续在选材方面,教师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社会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题材。内容的选择没有固定性,可广泛寻找、有机调整。用最直观的演示方法帮助幼儿找到目标。让幼儿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术活动游戏化。让幼儿扩大选择的范围,学会运用物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情趣。

2、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作品欣赏力。

为了更好地教好美术我做了以下详细计划:

第一周:

1、《七彩蘑菇》

2、《我的妈妈》第二周:

1、《水母》

2、《仙人掌》第三周:

1、《七彩花》

2、《妈妈的卷发》第四周:

1、《小蝌蚪》

2、《小鸡出壳》第五周:

1、《七彩鱼》

2、刮画:《大树》第六周:

1、《公共汽车》

2、《毛毛虫》第七周:

1、《柳树》

2、手指印画:《花》第八周:

1、《房子》

2、《小刺猬》第九周:

1、《向日葵》

2、吹画:《梅花》第十周:

1、《美丽的手》

2、刮画:《烟花》第十一周:

1、《蜗牛》

2、《狮子》第十二周:

1、《小蚂蚁》

2、《帆船》第十三周:

1、《蝴蝶》

2、《生日蛋糕》第十四周:

1、《热气球》

2、刮画:《花瓶》第十五周:

1、《棒冰》

2、《水仙花》

第十六周:

1、《蜘蛛网》

2、《五颜六色的葡萄》

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的绘画示范程序要从易到难,指导时充分注意群体的、个别的需要。为幼儿设置小步递进的阶梯。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意识,让幼儿大胆作画,达到≤幼儿园规程≥中所提到的:激励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幼儿审美及表现欣赏美的能力,才能更好实施新≤纲要≥。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2

一、基本概念和目标

为了丰富校园艺术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应该在培训课程安排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艺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培养上,要努力让美术课成为所有师生学习美术活动的榜样,起到表率作用!

二、能力培养

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培训小组应带头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教学安排

(1)制定《美术兴趣小组管理条例》和《美术班奖惩办法》。

(2)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素描基本功训练。

素描基本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研究学习点、线、面的应用和风格的形成。绘画技法,透视的变化规律和应用,明暗的变化和表现。

第二阶段:色彩基础的训练。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的形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用色彩来表达事物,表达感情,表达生活中的美好,可以画彩色静物或铅笔光彩画,可以用色彩制作工艺作品等艺术作品。

第三阶段:国画基础训练。

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学习国画基础知识,掌握笔墨技法,能够书写中国书法,临摹整幅国画,创作国画素描。

第四阶段:手工培训。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学习折纸艺术、剪纸、泥塑、板雕、木雕等艺术。

四、课内外宣传

兴趣小组要发挥“教室内外大排档”的“窗口”作用,布置展览橱窗,在教室内外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校园艺术氛围,为推进学校美术教育、美化校园做出贡献。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3

一、活动目的:了解棋的种类及其发展历史

中国象棋、围棋和军旗都是中国传统的益智活动,也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智力,培养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全局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因此,少年宫棋类活动承担着孩子们益智活动的重任。

本学期,我将运用课间活动时间向兴趣小组的孩子们继续介绍围棋、象棋、跳棋、军棋等棋类,重点介绍围棋和象棋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棋类的渊源历史,让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深感到自豪,极大的激发孩子们学习棋艺的兴趣。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棋艺

在教学中,对于棋艺的理论知识,我打算不能一味的讲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少讲多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学到一点棋艺的知识,而用更多的时间去下棋,这样,他们可以边学理论边实践,这对于增长孩子们的棋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很有好处。另外,在课堂上,还要随时针对孩子在下棋中表现的不足之处,比如一些错误的走发,及时给于讲解、指导。注意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提高每次的练棋兴趣。授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本学期小组活动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积极地组织好每一次的课堂纪律,为下象棋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多鼓励表扬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象棋高手,都能把象棋练好。经常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的力量去带动孩子们把象棋下好。

三、在教学孩子们棋艺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

下棋如做人,在某些方面也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在孩子们学棋之初就应该及时培养孩子们棋艺中的良好行为习惯,改掉一些不良的下棋习惯,比如有的孩子高声喧哗、随便悔棋,别人下棋时指手画脚等不良习惯,我打算让学生边学棋边养成习惯,让学生自我约束,为后来的下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另外,为了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孩子们下棋也要三思而后行,对局势多分析、深思量,做到知己知彼,出棋不悔,过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孩子们分组练习

兴趣小组建立之后,及时了解孩子们下棋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还不会下棋,有的刚刚学会走棋,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及时给他们分组,让他们同种情况的分为一组,使其能棋逢对手,这样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使他们乐于其中。

五、开展经常性的象棋围棋比赛,激发孩子的潜能

在整个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将经常隔一两个星期举行一次棋类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激发他们的斗志,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智力。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4

一、活动意图:

棋类是中华民族文苑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二、活动目的:

1、利用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进小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战斗,这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潜在能力。

2、通过下棋训练,使小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同时锻炼智能、体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棋类运动是各种矛盾在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结合,在训练下棋的无限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

4、通过开展棋类活动,丰富同学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稳重、镇静、细心、恒心、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下棋的益处:

1、下棋是有益的活动,既能陶冶性情又能锻炼智力,还可以磨练性情。

2、可以锻炼人的头脑,也可以锻炼人的品德,有益于身心健康。

3、可以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改进人的思维,增强记忆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提高集中注意力。

4、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四、展示形式:

1、每月以打擂、挑战形式,加强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设擂主,让学生发起挑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3、每月评一次积极参与分子。

五、活动安排:

1、积极开展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第二课堂,每周周一到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训练。

2、重点训练棋类尖子,多层次培养后备人才。

3、每周举行一次比赛,锻炼学生。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5

一、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分析。

刚进公园的小班小朋友喜欢手里拿着笔在纸上涂鸦。但是由于观察能力差,手的肌肉和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不能有意识地用绘画来表达事物。他们喜欢的是画的过程,对画什么不感兴趣。

在画画的过程中,偶尔会联想到一些图像,很容易改变。他们的绘画技巧不能完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理解,他们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补充绘画的内容。

二、实施步骤

一开始,他们可以用彩色铅笔在纸上自由涂鸦。在绘画的过程中,了解毛笔和纸的特点。给他们上大班欣赏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画画的欲望,逐渐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使他们从无意识的涂鸦走向有意识的绘画,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在教孩子画画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掌握形状,其次掌握颜色,最后掌握关于空间的简单知识和技巧。

先教他们使用绘画和染色的方法。只需用钢笔根据物体的大致轮廓进行涂染即可。这样小班的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画出生动的人物。在掌握绘画和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逐步教会孩子学习基本的线条和形状。

色彩是绘画的基础之一。孩子们对各种颜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们不能正确识别各种颜色,也不能画出相似的颜色。因此,教师结合绘画的内容,逐渐学会识别颜色,正确使用颜色。

引导幼儿从杂柔杂乱的构图中把物体排列成一条线,从而区分上下。

在丰富孩子生活经验,发展孩子智力的基础上,让孩子的绘画不断完善。

三、具体安排

认识太阳:又红又圆。让孩子们学会画一个圆

认识绿色——通过观察草的颜色和形状,学会从下往上画短线。

了解黄——在学习画圆的基础上学习组画。小鸡和小鸭子可以把学到的草、学到的草和太阳应用到图片上。

我希望在兴趣小组学习后,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绘画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可以用英语说很多颜色。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6

一、 课程宗旨

陶艺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且更具劳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实践课程。

通过陶艺的制作,认识劳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变革社会中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情操。

二、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的年级阶段,学生美术课学习的要求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的设计从学校教学课程的发展前瞻考虑。对目前的学校课程计划略有突破,以体现课程的实验性。

3、陶艺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陶艺和泥塑相结合,淡化陶艺的专业性。

4、制陶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是陶瓷古国。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增添陶艺教学的人文性。

三、课程时间

陶艺本身就是立体美术,因此把陶艺课纳入美术教学中,每学期一次,每次2课时。1—6年级共计24课时。

四、陶艺教学实验基本原则

1、学生快乐原则:发挥学生喜欢泥巴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2、知识渗透原则:把陶艺文化的背景资料融入教学中,把陶艺知识结合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中。

3、动手实践原则:提供泥巴和时间,使学生在接触泥巴的过程中熟悉泥性。

4、创造审美原则: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模仿优秀的陶艺作品。并大胆创造自己的作品。

5、教育原则: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悟为原则。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制作能力,结合陶艺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文学、书法、美术能力和制作中需要的几何、代数、物理(高年级)原理的提示或计算及其泥性的特殊性格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修养。

五、教学内容

1、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接近泥土、游戏泥土、感受泥性。不拘一格地大胆用泥土捏塑和创造。

一年级第一学期:用各种物体在泥板上压痕,做饼干、生日蛋糕、水果之类。

第二学期:捏泥碗、搓面条、蘑菇等。

二年级第一学期:抓住动物的特性,捏有趣的动物、鱼、小鸭子、乌龟、小猪头等。

第二学期:在以前的基础上捏小猪、企鹅、泥娃、电视里的开心娃娃、青蛙等。

2、中年级(3—4年级)初步学习拍打泥板和盘筑的制陶成型方法,培养做陶兴趣。

三年级第一学期:在拍制的泥板上粘贴泥片、做花卉、蝴蝶等,或者镂挖脸谱。

第二学期:搓泥条盘制成瓶、花盆、篮子等。

四年级第一学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基础上变化泥条盘筑的方向和形式,制作花瓶、花篮、草帽等。

第二学期:练习拍打泥巴成泥片,制作鱼、盒、储蓄罐或用模具制作花盆之类。

3、高年级(5—6年级)练习制陶方法,了解陶文化的悠久文化历史和陶制品的实用功能,丰富对陶艺的认识。

五年级第一学期:运用泥板围合裁切,运用数学原理计算,用几何原理裁切,用物理原理制作圆形、圆锥形的杯、盆等。

第二学期:在以前的基础上提高用模型或手工裁切,做成筝插,高耳环花瓶等。

六年级第一学期:拍打泥巴,使其平、光后划切成抛物线形、三角形、多边形的泥板,在泥板上镂刻诗词、山水、树竹花,或用泥片制作围合有创意的作品。

第二学期:运用各种技法,制作车辆、军舰,捏制各种人物,充分运用学习中的计算方法裁切粘合成各种器皿,并修理得光、平后刻上绘画、粘贴图案。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7

画画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种爱好。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很不一样。有些人不太喜欢动手画画,有些孩子总是画,绘画水平参差不齐,这需要我们的老师给予积极正确的指导,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给孩子绘画的信心,把绘画融入游戏,重视孩子作品的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或事物。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能力。老师的作用是激发孩子感受美,表达美。

2、引导孩子在中学时期玩耍,边学边玩,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潜能,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思想感情,用绘画表现出来。

3、掌握使用蜡笔、水粉、剪刀等材料和工具。注重孩子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和发现。

4、精通用蜡笔大面积绘画,注重培养孩子的构图技巧,充分体现孩子的自我创造能力。

5、在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下,注重儿童经验的积累,开展多种活动和方法,加强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的互动学习。增强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能力,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

6、注意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兴趣。

二、具体措施

1、注重艺术活动的整合性、探究性和选择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艺术活动。

2、从这群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绘画内容,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每幅画的内容,提前制作相应的教具和模型画。

4、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

5、利用业余时间观察其他班级的美术活动,学习新的经验,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6、既让孩子学会绘画技巧,又加强孩子的绘画习惯和修养。

绘画班教学计划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物品、谈话,了解自己长大了,发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

2、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生长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现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并用照片制作一个展览区。

2、画纸、画笔、剪刀人手一把、短线、胶水,硬纸壳,各种有颜色的海报挂历。

活动过程:

一、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 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自己学会的本领(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2、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使幼儿发现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制作“生长树”的热情。

“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比如:画画、数数、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们今天来做一棵‘生长树’,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变和进步。“

三、制作“生长树”,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装扮“生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生长树”,用纸壳做树干,撕贴挂历纸做成树叶。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装扮“生长树”。

如: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照片贴在树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装饰在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挂在树上……

四、幼儿欣赏“生长树”,分享成长的快乐。

点画:梅花(中班美术)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2023年大班春季班务工作计划8篇

小小班幼师工作计划8篇

大学班工作计划参考8篇

2023年春季期中班工作计划优质8篇

学年学期班务工作计划8篇

三(1)班中队工作计划8篇

讲师班培训工作计划8篇

2023班保育工作计划优秀8篇

大班主班学期工作计划最新8篇

学校班工作计划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23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