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巴巴 >心得体会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

通过反思与总结,读后感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思考的习惯,读后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知识,拓宽视野与思维边界,以下是职场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1

?小尼古拉的暑假》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出自上世纪最杰出的幽默家桑贝和戈西笔下,流传了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它不仅能让孩子们快乐、开心的笑,而且也能让大人快乐、开心的笑,这是我和爷爷一块读过这本书后的共同感受。我们俩常常会因为书中的精彩而捧腹大笑,爱不释手。

这书讲述了法国小学生尼古拉妙趣横生的暑假生活。他过了两个不同的暑假,第一个暑假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班乐海渡假游玩,他认识了许多朋友。第二个暑假不同,爸爸妈妈让他参加了夏令营,尼古拉可高兴了,他学会了独立。

书中不是只有淘气顽皮的小尼古拉,也不是只有尼古拉天真活泼的小伙伴们,还有比小尼古拉年长很多的大人们。他们是小尼古拉的爸爸妈妈、营地厨师、营地总管、营地教练等。这些大人小孩都让人难忘。特别有意思的是小尼古拉的口头禅“特帅”,有时候表示很好,有时候表示很有趣,有时候表示他自己很帅。

小尼古拉虽然调皮,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他。他善良可爱,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我也要像他一样不向困难低头。

我以前的寒暑假虽然没有小尼古拉的自由开心,但是在妈妈的安排下,我的学习和玩耍一起进行,过得很充实。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像小尼古拉一样,拥有既快乐又难忘的假期。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2

?离骚》,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3

每个人的童年各不相同,有的人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有的人的童年刺激精彩,还有的人的童年却是乌云密布……今天,让我们打开这本书——《童年》,走进书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

阿廖沙,一个不幸的小男孩,他的童年里满是惊惧与不安,唯一能带给他温暖的只有他的外祖母。他三岁丧父,随着母亲投奔外祖父一家,从此他的悲惨命运拉开了帷幕。他没有亲人的关爱,也没有祖辈的宠爱,更没有父母的疼爱。他经常遭受亲人的毒打,听到的都是亲人的冷嘲热讽。他就像一个皮球,谁要是不开心都可以踢他几脚。正是这样的环境,让阿廖沙的童年布满乌云。看了他的童年,我不禁感慨:相比阿廖沙,我们就像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小公主、小王子,每天享受着亲人的问候,祖辈的关爱,还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

可是我们中的很多孩子偏偏不知福,即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要动不动就向亲人发脾气,很多都变成了家中的“小霸王”,大人口中的“熊孩子”。他们不懂忍耐,只会哭闹;不懂分享,只会争夺;没有同理心,只会指责。这不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的童年该有的样子。

我们应该像阿廖沙学习,即使在“乌云密布”的环境下,也能找到一束光,努力追求光明,刻苦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4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也装满了欢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

阿辽沙的父亲染上霍乱而早早过世了,3岁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人,她的爱丰富了作者的心灵,可外祖父脾气暴躁,这给阿辽沙沉重的打击。阿辽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着一点甜,可他的母亲却把她儿子的这一点甜一同带进了坟墓。阿辽沙读完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课堂,不久就走向人间,到人间去谋生。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独寂寞,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爱他并且经常讲述优美故事来使他受到熏陶。可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夺得家产争吵打架,明争暗斗以及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记印。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5

最近我看了许多二战将领的传记,其中我最爱看的一本就是《朱可夫》。

朱可夫出生于一八九六年,他的出身清贫,只上了三年学,家里就没了钱,于是他十岁时就去舅舅的皮毛作坊工作挣钱。他不怕吃苦,还用空闲时间抓紧读书,并参加了全市的中学考试,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战爆发,他在自己的祖国—苏联参了军,因为他的军事才华,他从普通士兵晋升到了元帅,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他足智多谋。一九三九年,日军、在哈勒欣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岌岌可危。朱可夫把坦克的消声器拆了,日军以为朱可夫在虚张声势,边放松了警惕,他乘机发起进攻,以一万两千人打败了敌人三万八千人。朱可夫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国家的利益放到首位。二战爆发后,德国进攻苏联,朱可夫和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是否放弃基辅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朱可夫不怕被撤职,说出了自己正确的判断。后来斯大林知道自己错了,也重视了朱可夫,朱可夫便成了"救火队员",哪里紧急就去哪里。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从库尔斯克到柏林,一路胜利。更重要的是,他是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而战,他发誓要把法西斯侵略者永远赶出苏联,他做到了。

他成为了苏联最杰出的统帅。我很敬佩朱可夫。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6

在假期里我读了一本《莫莉的假期》这本书,对我感受很深。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能和外婆家楼下的好朋友们谈天说地,能和好朋友们进行华丽的冒险,还能和好朋友们到书店打工。可是,这个假期又仿佛与从不同,身边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

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如果我们心有灵犀》这一章。里面讲了莫莉最讨厌的表弟来到了外婆家,因为莫莉的外婆重男轻女,表弟一来莫莉的地位就由高山落到了谷底。表弟总是仗着自己比莫利不而欺负莫利。比如“把莫利的玩具给抢走、把莫莉不爱看的电视节目声音放的很大。还有一次表弟和莫莉去河边玩,表弟非要让莫莉摘一朵河边土坡上的蒲公英。无可奈何的莫莉只好让他拉着自己的手小心翼翼的下去摘。正当马上就要摘到的时候,表弟的手突然松开了!

莫莉一下子就掉进了河里,差点被淹死。等回到家的时候,表弟竟然若无其事的吃着饭,莫莉上去就给了他一巴掌。当外婆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不但没有教训表弟,还更加袒护的说:“军军还小,不懂事。”读到这里我的都要滴下来了。我多么想冲进书里为莫莉打抱不平呀!难道军军不知道莫莉是他姐姐吗?后来,因为军军的爸爸投资失败,他们一家就要搬到南方了。我多么希望莫莉能再有一次了解他表弟的机会就好了。也给他表弟一个改过的机会。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喜欢文章中的主人公。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7

通读全书,李诞用一个个短篇故事或简短对话,呈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不强求别人,不跟自己较劲,自己舒服别人也开心。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大部分90后甚至00后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也是如此,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佛性”。

你可不要误以为他们是真的随波逐流,或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冷漠。

举一个“栗子”——书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澈丹:“师傅,今日山上好大的雾啊,望不出去。”

师傅:“没雾你就能望出去吗?瞎望什么,留神脚下。”

你看,其实是他们在拥有更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后,反而更懂得聚焦了。只要你能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更能看清脚下,敢于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去努力。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现在身边不仅有博士后,还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你懂他们,才能与他们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这也让我想到公司“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搭配上“佛性”一想,反而对它有了更多的理解:做一个内心强大、坚定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当困难来临时,镇静稳妥地处理,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工作的乐趣;再平凡的日子,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比如成为运动爱好者等等。

现在的大部分的人比较浮躁,太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激动。当遇到一些困难不由自主的去钻牛角尖的时候,不妨看看这本书,思考一下,有可能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然后收拾好心情,轻舒一口气,去迎接下一份挑战。

读好书的读后感500字篇8

读完高尔基的书《童年》,我受益匪浅。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当他5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他和他的母亲住在他祖父的房子里。因为家里很穷,高尔基不得不穿他母亲和祖父的衣服。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因为尽管我们有如此好的条件,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被祝福,我们经常挑选。

为了上学,高尔基不得不捡破烂挣钱。当他没有去上学时,他一大早就起床,拿着一个大布袋,走在街上,拿起一些破布,卖给废品处理。只有运气好,一个人才能挣半卢比。如果一个人运气不好,高尔基的学校就不会实现。我们现在不用担心学校里的任何事情。我们过着美好的生活,有衣服可以穿,有食物可以张嘴。相反,为什么我们不珍惜我们的生命,为什么我们不更加努力学习?

零花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嘲笑他的“臭”味。我认为气味不好的不是高尔基,而是那些故意嘲笑高尔基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只有这样,它们看起来才“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了他学习的动力。他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戴和尊敬。

我合上书,不禁想了很多。这是我的阅读报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我的大学读后感500字8篇

《碑》的读后感500字作文通用8篇

整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

《碑》的读后感500字作文参考8篇

教师们的读后感500字8篇

足球的观后感500字8篇

好书的读后感模板7篇

好书的读后感6篇

读西游读后感100字8篇

读边城读后感1000字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40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